全球轮胎业:投资有"理"
2012年度,世界轮胎行业迎来投资高峰,世界主要轮胎制造商投资超百亿美元用于轮胎扩产和制造升级。今年世界轮胎投资依旧火曝,不仅米其林、普利司等世界轮胎巨头都有宏大的扩产计划,杭州中策、阿波罗等世界轮胎第三梯队也加入扩产行列。其中投资额最大地区在亚州,其次是北美、东欧。各企业看似杂乱无章、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胎投资"大戏",实则有规律可循。
原材料生产地区成轮胎投资首选
代表地区主要是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作为轮胎制造的最主要原料,天然橡胶成本占轮胎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橡胶主产国建轮胎厂,成为企业降低原料成本的"捷径"。普利司通去年3月宣布将在泰国Nong Khae工厂投资213亿日元进行扩建,7月宣布将在泰国罗永府安美德工业园区投资将近500亿日元,建立一家新工厂生产非公路用子午线轮胎。日本横滨橡胶公司决定投资97亿日元,使其泰国轮胎工厂的轿车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的生产能力增加140万条。日本住友橡胶工业公司在泰国建设首个海外农业机械用轮胎工厂住友橡胶泰国公司旗下的农业机械用轮胎工厂。东洋轮胎投资约200亿日元在马兴建汽车轮胎厂,设计年产600万条轮胎。倍耐力拟投资1.26亿美元在印尼建厂,新工厂2013年投入生产,预计这一工厂可年产700万条轮胎。普利司通正在越南新建一家轮胎生产厂,计划投资近355亿日元,预计2014年上半年开始投入生产。我国杭州中策、山东玲珑正在泰国建立轮胎厂,赛轮股份正在越南建立轮胎厂。
新型市场为轮胎投资的重点
主要地区有印度、中国、巴西、俄罗斯以及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制造业颓势难转,汽车产业市场需求不振,众车商开始转向新兴经济体或汽车市场状况良好的国家寻求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上述几个市场因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市场需求潜力大,或本身没有自主汽车品牌等原因,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哄抢的"风水宝地"。汽车企业纷纷排兵布阵,将建厂计划提上日程。轮胎离不开汽车,汽车业在哪里"火",便能带动轮胎企业在哪里扎堆,如中国市场便是这样。随着汽车企业陆续布点,轮胎企业也"尾随而至",开始在上述几个地区抢滩布局。今年1月26日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新工厂开工庆典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标志着投资总额近15亿美元、引入了全球最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米其林"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环保搬迁改造及扩产项目"正式投产。去年中德国大陆在我国合肥一期项目刚完成就宣布投资2.15亿美元扩大中国合肥轿车胎工厂,2015年达到800万套。大陆刚投资7100万美元于新收购的印度Modipuram轮胎厂,就宣布新增子午线轿车胎及载重胎。大陆集团CEO艾尔马尔德根哈特表示:"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印度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这一市场投资1亿欧元,目前我们在这一市场的营业额约为4.5亿欧元,我们计划在未来五年中将这一数字提高至10亿欧元"。倍耐力轮胎公司去年宣布至2014年投资2.76亿美元对俄罗斯Kirov及 Voronezh合资轮胎厂升级,2014年生产能力翻番至400万套。建大橡胶公司计划投资3.33亿美元在中国惠州新建工厂生产轿车、轻卡、拖车及摩托车胎厂,2016年达到日产83000套轮胎能力。同时投资1.75亿美元扩大天津工厂产能,2013年中达到日产45000套能力。俄罗斯卡迪安特股份公司计划至2020年将投资3亿美元,扩大鄂木斯克轮胎厂的乘用轮胎和巨型工程轮胎的生产能力。
优惠政策对轮胎投资起到促进作用
各国政府"挽留"轮胎企业,基本上是出于招商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考虑。2012年,加拿大是为企业提供优厚待遇的代表国之一。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研究机场搬迁事宜,以腾出空地,方便米其林旧厂扩建;还承诺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帮助米其林在当地发展。这样的政策对米其林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日前米其林宣布斥资7300万美元对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沃特维尔卡车工厂进行扩建。泰国政府也为引入高水平的轮胎制造项目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根据去年8月1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的通知,进入园区的企业可享受"减免设备、原材料进口税;所得税八免五减半;运输费、电费和水费可在成本中双倍列支;公用设施建设费的25%可列入生产成本以及允许引进外籍技术人员来泰工作,允许拥有土地所有权,允许利润汇出"等多项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对众多轮胎企业进入泰国投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国三角轮胎控股集团打算投资2.5亿欧元在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境内新建轮胎制造厂。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政府则愿意向投资者提供优惠,免去该集团为期10年的财产税与其他若干税种。此外,共和国还将承担筹备建设用地及其相关公用设施管道的费用。(橡胶机械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