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46-6928181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集团新闻

肩负重担推动橡胶工业由大变强

2015/6/11 0:00:00 浏览次数:0 加入收藏
导读:   过去的30年,正值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橡胶工业踏准节奏,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今后的30年,是全行业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推进橡胶工业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时期。 实现强国梦,道路更加不平坦,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全行业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分步实施。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编制的《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行动路线图和时间表,争取“十三五”末(2020年)进入橡胶工业强国初级阶段,“十四五”末(2025年)进入橡胶工业强国中级阶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

 

过去的30年,正值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橡胶工业踏准节奏,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今后的30年,是全行业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推进橡胶工业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时期。

实现强国梦,道路更加不平坦,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全行业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分步实施。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编制的《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行动路线图和时间表,争取“十三五”末(2020年)进入橡胶工业强国初级阶段,“十四五”末(2025年)进入橡胶工业强国中级阶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通过三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完成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这与橡胶工业强国战略目标不谋而合,对橡胶行业实施强国战略具有引领和促进作用。
2015年,是行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起点。橡胶行业要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发展方针,找准方向,把握好着力点,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加倍努力。
 
一、以创新驱动为第一要素,着力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过去规模扩张型增长方式下,主要依靠投资扩产以及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获得市场竞争力。目前,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链高端产品发展薄弱,品牌效应较低,渠道建设弱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可以归结为创新能力不足这一主要矛盾。
过去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行业发展必须转向创新驱动。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橡胶工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创新驱动要增加创新投入。据对上市轮胎企业调查,虽然近几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断增加,达到3%左右,与世界著名轮胎企业接近,但是投入金额差距巨大,一般仅为其1/6左右。当前,企业投入已不能主要是扩大产量规模,更重要的是人才投入、研发投入,培育自主研发实力,建设新型的自主研发机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要重视人才、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在行业、企业形成万众创新的风尚。
协会的工作,是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试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并将其培育发展成公众性的、为行业服务的研发机构;支持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努力为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组织提出科技攻关方向、自主研发项目,为企业产品优化创新提供依据。
创新驱动,需要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力。
 
二、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实现中国制造迈上中高端
从橡胶大国转向强国,产品必须要从目前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智能转型是橡胶工业迈向中高端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通过互联网让机器与机器“对话”,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加强企业的管理、制造、生产,包括产品全过程信息化。
我国橡胶工业是在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还有一些企业生产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低,甚至还没有机械化。我国一些龙头企业、先进企业,已经在谋划和建设智能化工厂或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美国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启动“工业4.0”战略时,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必须跟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步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竞争的制高点,要及早筹谋。
起点低就更需要我们迈大步、迎头赶上。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最新趋势,我们要谋划4.0,着力打造3.0,补课2.0。这就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橡胶工业,提质增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上。企业项目安排要选择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劳动环境差的重大课题,利用新材料技术、光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信息化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突出智能制造,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
可以说,变“制造”为“智造”,是橡胶工业高端化发展希望所在。企业要结合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更好更快的发展。协会支持企业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提高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环节智能化水平。
 
三、坚持名牌战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我国橡胶工业大而不强,突出的薄弱点是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缺少在国内外市场有高认知度和影响力的品牌。
品牌竞争力,要靠质量、信誉,还要靠打造。要通过自主创新,改善品种质量,发展绿色、高性能产品,还要将科技创新和打造品牌同步推进。要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有实力的企业要积极收购国外品牌。要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我国橡胶工业是具有名牌基础的,很多企业为国际知名品牌贴牌生产就是佐证。自主品牌不响,很多时候不在于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而是品牌意识弱、品牌塑造不力。
我国橡胶工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像轮胎,我国有轮胎企业500多家,而欧洲、美国都分别只有十多家,日本则只有几家,产业集中度、市场竞争力远远高于我们。从国际跨国公司的经历看,兼并重组历来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实施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优势明显的大公司、大集团,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做响品牌,是我国橡胶工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选择。
协会将进一步开展质量授信、推荐品牌、诚信轮胎经销商和诚信橡胶贸易商培育推介发布以及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排序等活动,扩大优势企业知名度,对保有国内市场占有率、进军国际市场有益,也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此外,还要培育制造基地和区域品牌,把众多中小民企,通过品牌共享、技术改造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
 
四、加快绿色发展,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解决这些问题,橡胶工业的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当前,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安全的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和积极行动,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和绿色原材料,成为绿色发展的支撑。
协会组织发布了《绿色轮胎产业发展研究》、《绿色轮胎技术规范》、《绿色轮胎原材料推荐指南》等,正在制定《轮胎标签制度研究》,已形成绿色轮胎产品指标要求、绿色轮胎推荐工艺条件、绿色轮胎能源和资源指标、绿色轮胎环保原材料推荐指南目录等,推进绿色发展。
目前,协会大力倡导发展和推广新型节能降耗技术与装备,积极推广充氮硫化工艺,强化密炼粉尘和硫化烟气的治理,利用先进自动控制技术改造现有流程;研发和应用可回收橡胶原材料、无毒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助剂、橡胶骨架材料(包括钢丝、芳纶、聚酯等新型骨架材料)、专用炭黑、环保橡胶填充油等新材料;提高轮胎翻新率和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水平,成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橡胶行业要以推行绿色轮胎产业化为龙头,全面推进橡胶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
过去的30多年,橡胶行业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快速发展,成就了世界橡胶工业第一大国的地位。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保持行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由大向强,更要加快开放步伐,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展海外并购,参与国际分工以及市场、资源的分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橡胶制造业大国,我们要通过走出去,调整面向全球的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和生产布局。我们不仅可以输出各种橡胶产品,有效实现产能的向外投放,还有能力对外提供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促进国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
像赛轮、玲珑、中策、三角、安徽中鼎、株洲时代新材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广垦、中化国际、海胶等行业一批先行者,不畏艰险,敢打头阵,已经纷纷走出去,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设立工厂,建立胶园。他们是走出去战略的探路者,所承受的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将为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借鉴和宝贵经验。
走出去战略是一个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进行国际化经营,打造跨国企业的重要战略,企业要从自身战略与发展的需要进行规划,科学决策,注重风险防范。
实现走出去战略,要秉承和平共处、交流理解、包容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不能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复制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升,不断提高中国品牌和企业的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才能够得到长久性的发展,实现国际化经营,成为真正的、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机遇蕴含精彩,创新成就伟业。过去的100年,我国橡胶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过去的30年,橡胶工业在改革开放中突飞猛进,不仅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巨大成绩令世界瞩目,而且也造就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行业精神。今天,站在极具挑战、也蕴含巨大机遇的新起点上,全行业要更加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团结一心,凝集力量,发扬行业精神,开拓创新,在向世界橡胶工业强国发展的新征程上,勇往直前!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目前,中国橡胶工业正走在由大向强的征程中。在协会2014年组织行业近百名专家编纂的《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要争取在“十三五”末(2020年)进入橡胶工业强国初级阶段,“十四五”末(2025年)进入橡胶工业强国中级阶段。目标已经确定,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全行业要更加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团结一心,凝集力量,开拓创新,在向世界橡胶工业强国发展的新征程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