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磨时,右手握住钻头的工作部分,食指尽可能靠近切屑部分做钻头摆动的支点,并掌握好钻头绕轴心线的转动和加在砂轮上的压力,将主切屑刃与砂轮中心平面放置在一个水平面内,而且使钻头的轴线与砂轮圆柱面母线在水平面内,使钻头的轴线与砂轮圆柱面母线在水平面内的夹角为0°,转动钻头,同时左手握住钻柄作上下摆动,目的是使整个后面都能磨到,上下摆动磨出不同后角。两手的动作必须稳定,协调一致,转动的同时上下摆动。磨好一个主切屑刃后,翻转180°磨另一个主切屑刃。粗磨时,一般后面的下部先接触砂轮,左手上摆进行刃磨,精磨时,一般主切屑刃先接触砂轮,左手下摆进行刃磨,而且磨削量要小,刃磨时间要短,在刃磨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角度的正确性和对称性,同时还要随时将钻头浸入水中冷却以免退火。
主切屑刃磨后应对以下几个方面检查;检查顶角切削刃的大小是否正确,是否对称于钻头轴线;检查两主切屑刃是否长短一致,高低一致。以上两项检查时,把钻头切屑部分向上竖立,两眼平视,观察两切屑刃并反复多次旋转180°进行观察,如结果一致,就说明对称了。钻头外缘处的后角可直接目测检查,近中心处的后角,可以通过检查模刃斜角是否正确来确定。
标准麻花钻的修磨
标准麻花钻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其切屑部分的形状不尽合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钻头模刃较长,模刃前角为负值,钻削时实际上不是切削,而是刮削和挤压,轴向抗力增大,同时模刃长,钻头的定心作用较差,钻削时容易产生拒动;主切削刃上各点的前角大小不一样,使切削性能不同,尤其靠近切削刃处的前角为负值,切削条件很差,实际处于刮削状态;主切屑刃外缘处的刃尖角较小,前角很大,刃齿强度很低,而钻削时此处的切削速度又最高,故易磨损;主切屑刃较长,而且全部参与切削,各处切削排出的速度相差较大,使切削卷曲或螺旋卷,容易在螺旋槽内堵塞,影响排屑和切削液的注入,钻头导向部分棱边较宽,而且副后角为0°,所以靠近切屑部分的一段棱边与孔壁的摩擦比较严重,故容易发热和磨损。
综上分析,标准麻花钻的几何形状不能适应加工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加工条件的需要,所以通常要对标准麻花钻的几何形状进行适当的修磨,以获得更理想的切削状态。
在工作中只有多观察多积累经验,熟练掌握刃磨和修磨方法,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质量工艺科 蒋广文